3773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教师招聘 - 江苏教师招聘 - 正文

2020南京市高淳区招聘教师报名入口

来源:爱考网 [2019-11-23] [微信公众号查成绩:]

招聘程序
(一)报名程序及要求
1.网上报名
本次招聘实行网上报名(须用台式电脑或笔记本电脑)。
(1)报名平台:登录南京市教育局官网(http://edu.nanjing.gov.cn/)中“教师招聘”模块。报名、材料及照片上传时间:2019年12月2日8:00至2019年12月5日17:00。
说明:因初中、小学、幼儿园合并岗位招聘,此次网上报名不到具体单位, 详见《学科(专业)信息表》。
(2)报名要求:
①请应聘人员仔细阅读“网上报名诚信协议”,须按招聘学科要求和网上提示,如实填报个人信息,提交的报考申请材料应当真实、准确、清晰,报名表中所填专业应与就业推荐表、毕业证一致。凡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一律取消考试或聘用资格。
②招聘学科(专业)对应的专业需求表详见《南京市高淳区2020年公开招聘教师学科(专业)对应专业目录》(附件2)。报考中小学(幼儿园)人员的毕业证书所学专业或教师资格证任教学科必须符合所报学科要求(研究生专业若不符,可按符合学科要求的本科专业报考,但需提供本科毕业证书)。符合音乐、体育、美术报考条件的可报考学前教育。报考特殊教育人员所学专业必须符合相关专业要求。
③兼报高淳区的报考者所报学段、学科必须与在其它区报的学段、学科一致,否则报名无效;同学科不同学段之间不融通(如:笔试报名中学学段,面试不得改报小学学段的同一学科)。
(3)上传材料要求:
①所有报考者须上传有效身份证(正反面)原件,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身份证必须一致。
②2020届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须上传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和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下载)。
③2016-2019届毕业的本科及以上(含师范类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专业大专)毕业生须上传毕业证书、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下载)、教师资格证书。硕士研究生还须上传本科毕业证书,博士研究生还须上传本科和硕士的毕业证书。
④师范类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大专毕业生还须上传学校学生处或教务处出具的本人所学专业为师范类的证明(如在上传的毕业生就业推荐或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中已注明“师范类”的可不用提供)。
⑤现聘用在经批准开办的幼儿园教学岗位达3年及以上人员须上传毕业证书、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下载)、教师资格证书,以及2016年9月以来从事教学岗位的工作经历证明(含单位证明和社保缴费凭证,并提供加盖公章的有效的单位独立法人证书或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复印件。其中单位证明中须明确为从事教学岗位,社保缴费凭证须能反映相应工作经历)。
⑥照片上传要求为本人近期免冠2寸正面证件电子照片(jpg格式,320×240像素,大小在50KB以下)。
所有上传材料均需提供原件的清晰扫描件(jpg格式,大小不超过1MB)。
2.资格初审
高淳区教育局根据设置的岗位条件,对网上报名的应聘人员进行报考资格初审。
资格初审时间:2019年12月2日8:00至12月6日17:00。
3.信息查询
应聘人员网上提交报名信息后须及时到报名网站查询是否通过资格初审。在报名结束前,资格初审未通过者,可改报符合资格条件的其他岗位(初审一旦通过,不得改报)。
提示:为避免网络拥堵,请应聘人员尽早报名。报名时间截止(2019年12月5日17:00)后,不再接受应聘人员改报或补充材料。
4.缴费确认
通过资格初审的应聘人员,在南京市招办网站通过微信支付的方式缴纳报名考试费人民币90元(苏价费函[2003]91号),兼报高淳区的不需重复缴费。未按期进行报名确认并缴费者视为自动放弃。
缴费确认时间:2019年12月2日8:00至12月7日12:00。
5.核减(取消)计划
各学科笔试开考比例原则上为1:3,报名人数未达开考比例将相应核减或取消招聘计划,并在原发布招聘公告的网站上发布核减或取消计划公告。对紧缺又确实难以形成竞争的学科,经市公开招聘综合管理部门同意,可适当降低开考比例。
报名结束后,报考被取消岗位且成功缴费的应聘人员,可于2019年12月9日9:00至17:00登录报名平台补报符合我区招聘条件的其他学科(专业)。
6.考试证打印
通过资格初审且网上缴费成功者于2019年12月26日8:00至12月29日18:00登录报名平台,自行下载打印考试证(使用A4复印纸打印),并按照考试证规定的时间、地点和要求参加考试。
网上报名技术咨询及考试证打印问题,请直接与南京市招办联系,联系电话:025-57937181(8:30-11:30,14:00-17:00)。

 

微信公众号查成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本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fjksw@163.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

您可能喜欢的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手机版

闽ICP备08106227号-4 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1461号

本站信息来自于官方网站及新闻媒体, 如有侵犯您的隐私请联系我们: